开发笔记📐 发现👽 人物👮 趣闻💦
过往:风云人物贾跃亭 千疮百孔的乐视背后的故事

过往:风云人物贾跃亭 千疮百孔的乐视背后的故事
2017-07-08 21:53:09   点击:

高,以后将大幅降低,所以在摊销这部分开支时,第一年也应该摊销最多。

比如在美国上市的优酷,版权费摊销第一年是70%,第二年20%,第三年10%。但乐视呢?居然把版权费的摊销期限延长为10年,第一年摊销大约1/10!

具体数字是:乐视2011年新购入版权7.66亿元,全年版权摊销仅为0.89亿元,这应该包括了过去的版权摊销数字。

由此,则把实际上的大幅亏损,做成了盈利!

再看固定资产。乐视网2011年初的净值为1.41亿,年末为1.66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服务器类资产。

年末服务器类资产原值为2.27亿元,累积折旧0.67亿元,净值为1.60亿元;

年初服务器类资产原值为1.68亿元,累积折旧为0.31亿元,净值为1.37亿元;

全年新购入服务器类资产0.59亿元,全年服务器类资产折旧为0.36亿元。由于服务器、交换机等资产技术更新快、损耗高,优酷等三家在美国上市的视频网站的服务器类资产,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3年的折旧年限,只有乐视一家采用5年的折旧年限。

如果也采用3年的折旧年限,乐视的2011年度的折旧费用就会增加0.24亿。

第三,再看看乐视的应收账款。2011年初是0.72亿,坏账准备221万,2011年末应收账款1.83亿,坏账准备612万,没有计提单项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增加了1.11亿,从前五名应收账款清单来看,基本都是版权分销的客户。全年版权分销收入3.56亿,由于版权分销收入的回款速度通常都比较慢,增加1.11亿的应收账款也算不上奇怪。

但是,乐视按照账龄情况来提取坏账准备的百分比是:一年以内3%,一至二年10%,二至三年25%,三至五年50%,五年以上100%。

这些比例和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没多大区别,从逻辑上很难有效的质疑乐视坏账准备提取不足。但是根据在美国上市的优酷等公司的坏账准备,1.83亿的应收账款只提取612万的坏账准备,也未必吃得住。

乐视资产中还有几块比较大的项目:这里就不细说了,毕竟是2011年的年报。最后可以看看它的现金流。年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是1.47亿,真是这么回事吗?这里就牵涉到一个现金流的“潜规则”了。

一家制造型企业,花5万买一台机器用5年,这5万元是记在投资活动的;但是如果每年花1万租金租来机器(经营性租赁),这1万元是记在经营活动的。

本来是一回事情,但是用前一种方法,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就比较后一种方法好看了。

乐视在2011年购买固定资产和版权一共花了8.12亿现金,这个才是重点。乐视购买服务器、版权流出8.12亿,对外投资流出0.52亿,银行借款扣除利息支出净流入3.07亿,净现金流出4.10亿。

现金从年初的5.43亿降到了年末的1.33亿,2010年才从资本市场圈了6.85亿进来,2011年又从银行新增了3.35亿长短期借款,怎么可能有净现金流?

所以在2012年,乐视网又要发行债券了。

那么,在乐视上市之后迅猛扩张的第一年,他的王牌网络高清视频服务,经营的如何呢?

根据乐视网年报,2011年的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是1.212亿元,仅仅比2010年增长16.39%。

怎么上市之后有了雄厚的资金,增长率反而大幅下滑了?而且根据乐视年报,这还是在“开展了多种线上线下的优惠推广活动,以及与各地方运营商联合推出增值服务,用户规模快速扩张”取得的成绩。

上市之前和之后这么多的严重问题,为什么没有人深扒呢?为什么贾会计之后还能频繁地发行债券和再融资?

乐视网之前所谓高利润的网络高清视频服务,利润哪儿去了?到底有没有?!

说说贾跃亭到底是怎么通过增发赚钱的,这是他的核心财技。

2004年乐视成立后,先后成立了一系列公司,其中包括乐视影业、乐视TV(乐视致新,2009年)等等。这些业务,都没有装入乐视网。在乐视上市之前,贾跃亭对资本运作已经相当熟练了,并早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他的计划就是:乐视先上市,不断做大吹大,然后再通过巨量增发,把他不断新成立的公司装进来。此时的贾跃亭早已财技纯熟,而且乐视2010年上市时“才”融资7亿元左右,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他的步骤是:

1、让乐视网先上市,并通过营业额的高成长(不管利润,只要提供想象的空间就行!),让其市值高成长。

2、市值高成长,就可以提高对尚未上市的乐视影业、乐视TV的估值。

3、把估值大增的这些资产,通过乐视网一次比一次巨量的增发,把它们装入乐视。

4、增发貌似稀释了贾跃亭的股权,但由于装入的公司,贾跃亭居绝对控股地位,所以综合计算,贾会计不仅实现了巨额增发,而且自己在乐视网的股权不会减少很多。

又捞钱,还能保持股权,这财技杠杠的!

作为验证,我们可以看看乐视上市后的两次增发。

第一次增发是2014年5月10日,增发3870万股(又分两笔,增发价分别是29.57元和41.10元),一共募资12.16亿元。这比IPO时募集的7亿元,已经多了不少。

上述购买资产交易为,乐视网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为149,850万元,后来又有所提升,乐视自己也出了一部分。

增发之前,查乐视2014年一季报,贾跃亭的持股比例是46.57%,股份数量是371,856,695股,贾跃芳持股比例是4.89%,贾跃民2.50%。

增发之后,查乐视2014年半年报,贾跃亭仍然保持44.42%的比例,贾跃民是2.38%,而贾跃芳已经减持1400万股,持股比例减少到4.30%。

这次增发,业内有以下疑问:

1、收购的花儿影视估值过高,总价为9亿元(乐视新媒体的价格是6.98亿元)。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花儿影视的资产总额为2.23亿元,净资产为1.0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6017万元。

也就是说,乐视是以15倍市盈率收购的,这比业界常见的5~10倍市盈率,高出一倍左右。考虑到花儿影视本身有限的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这一收购被业内喻为“天价”。

当时,花儿影视每投拍一部电视剧都要报批,大牌导演只有郑晓龙一人,所以基本上一年一部电视剧,这和华策影视、长城影视那些一年十几部的电视剧大户,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2014年4月,华策影视(300133)的市值大约200亿,长城影视(002071)的市值大约100亿。也就是说,乐视增发收购花儿影视,支付的价格相当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华策影视),甚至比二级市场的价格还高得多(长城影视)!

对此,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研究员曾表示:“老实讲,我也很怀疑视频网站做上游收购到底值不值,单从版权价格的因素来说,9个亿够买好几年的了,看不出有什么划算之处。但是考虑到资本运作的想法在里面,那么可以理解为刺激股价的一个新噱头。”

当时,花儿影视成立以来投拍的7部电视剧中,赚钱最多的就是一部《甄嬛传》,成本约7400万,收入近2.8亿,而导演正是郑晓龙。

郑小龙虽然是大牌导演,以前拍过《北京人在纽约》、《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牛逼的电视剧,但对郑晓龙未来的可能“违约”并没有明确追偿措施。也就是说,郑晓龙可以随时离开公司,之后乐视网也将面临如何留住核心主创人员的大难题。

2、收购的乐视新媒体,也有内幕交易之嫌。根据收购议案,乐视新媒体未来将担负起上市公司精品电视剧版权库的建设及不断扩充的任务。

而事实上,这是一家2013年9月12日刚设立的空壳公司:

由乐视控股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00万元,而乐视控股则是由贾跃亭控制的公司。

2013年9月18日,乐视新媒体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决定将注册资本自100万元增加至3亿元,其中乐视控股出资1.6亿元,红土创投出资1.38亿元,乐视网出资150万元。

这个注册资本3亿元的公司,半年后就被乐视网收购了。而红土创投,则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和各个地方政府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常州地区总经理艾兴曾经豪情满怀地说:“外有黑石,内有红土。红土创投,就是在中国这片充满创业激情的红色热土上的投资;红土创投,就是红色资本、本土投资,发挥资本的先导作用!”

这个“乐视新媒体”,半年之内能做出什么东西呢?显然不可能有什么实料,但不妨碍乐视网以230%的价格收购。

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愤怒地表示:“这根本就是内幕交易,(2013年)8月停牌,9月才设立一个公司然后注入,直接低价拿股票,除非贾跃亭能证明自己在注册乐视新媒体的时候不知道收购花儿影视的事情,否则就是对投资者的不公平!”

这些质疑和抱怨有用吗?当然没用。2014年4月,定向增发和收购还是完成了。参与定向增发的是而贾跃亭在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上市后,到了2014年4月,他的持股市值已经超过130亿元,增加了8.6倍左右。

至于红土创投,它投资的1.38亿元,已经换成了乐视网466.6892万股股票。

之后,乐视在2014年5月24

背后的故事 风云人物 贾跃亭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神奇百货CEO王凯歆公众号被封 朋友圈晒截图转做微商